金融助力企业出海,上海建成出海企业服务中心,打造全方位服务链-Fin头条

toodd 3小时前 阅读数 4 #财经

10月22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发布《金融服务企业出海白皮书——中泰合作视角下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对于金融如何服务企业出海,报告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中国金融行业的管理部门需要从宏观金融管理角度,统筹内外管理跨境资金流动。第二,将上海建成出海企业服务中心。第三,有境外机构的大型金融企业构建服务企业出海的境内外综合服务体系。第四,中小金融机构与大型金融机构合作共建服务企业出海金融服务链。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凯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当前中国企业出海面临一个突出难题:缺乏一套综合性的服务体系,不仅仅包括资金支持,涵盖战略规划、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市场准入、与当地政府沟通等全流程服务。目前这类综合服务的供给明显不足,导致许多企业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无所适从。与此同时,中资金融机构也存在一定的服务短板,长期以来业务重心多集中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对跨境企业所需的全链条服务支持仍然薄弱。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建议构建一个企业出海服务平台,例如在境内设立一个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一站式支持中心。而上海,无疑是这一平台落地的最佳选择。无论是从金融基础、人才储备还是国际化程度来看,上海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郭凯表示,“当前中国企业出海已成显著趋势,而在境外,香港可以承担对接国际的枢纽角色;在境内,则亟需上海这样的综合服务节点。因此,建议上海依托其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与人民币资产中心的战略目标,积极打造服务出海企业的支持体系。

郭凯还介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核心症结:境内与境外金融服务存在严重割裂。许多出海企业在不同阶段需依赖不同的金融服务提供方——境内业务靠国内机构,境外则需重新寻找融资渠道和合作银行。这种割裂导致中资银行难以跨境延伸服务,企业在当地不得不另起炉灶,运营效率大打折扣。

郭凯建议,一方面大型中资银行应积极拓展服务半径,打通境内外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这不仅需要银行推进业务创新,也需要监管层面给予更多包容与支持,允许其在合规前提下实现跨境服务衔接。

另一方面,推动银行间合作机制的建立。以泰国为例,中资银行在当地的理解力和渗透力往往不及本土银行。因此,在发挥中资银行国内服务优势的同时,积极与当地可信赖的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其网络与资源解决企业在当地的经营需求。(界面新闻记者 杨志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toodd123@163,com删除。

热门
标签列表